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第504节

  项安忙道:“不敢。我还想买地来的,种甘蔗多了,种粮的就少,粮价又要上去啦。”
  祝缨道:“你仔细着些,囤积买卖粮食,一个弄不好,血本无归!”可以囤积粮食,如果只是地主家自己堆着,没关系。如果是商人进行大宗的粮食买卖,容易召来官府出手,给你抄了都是有理由的。
  “我只在梧州囤。”
  祝缨一挑眉,项安道:“我也帮着平抑粮价。他们要是缺了,也可以到梧州来买嘛!”
  祝缨道:“做买卖,不看钱是不行的,如果只是看着钱,不留意大势,赚得有多么丰厚,跌得就有多么的重。”
  “是。”
  祝缨道:“你去忙吧。”
  “是。”
  …………
  项安走后,祝缨又让胡师姐去将小江和江舟叫来。
  天色已晚,二人十分惊讶,这个时候叫她们过去能有什么事呢?上一次还是让江舟去盯梢。江舟这任务完成得不错,但是没有听说还有别的命案了。
  两人从侧门悄悄入内,胡师姐将门一掩,又站回了祝缨身后。
  祝缨道:“有件事要交给你们去办。”
  小江有点惊讶,怎么她也有任务吗?还是验尸?
  祝缨道:“你们两个改装,去河东县看一下。”
  江舟问道:“看什么呢?”
  祝缨道:“考你一下,近来街面上有什么变化?”
  江舟道:“唔,更热闹了,外地人更多了。”
  祝缨道:“不错,外地人更多了,河东县过来的人也多了起来。你们去河东县看看,那里有什么与本地不同。与那里的人聊上一聊,他们的赋税如何,新的官长如何,糖坊如何……”
  江舟赶紧拿出本子来记,小江看她记得慢,取了纸笔自己来记。很快记完,又问道:“大人,下官冒昧,再多问一句,这是为了什么?也好知道要不要多看点别的。”
  祝缨道:“你们自己要注意安全,再看一看河东会不会乱,新南府是个什么风范。”
  小江又说:“是不是他们会对大人不利?”
  “不好说。”祝缨道。得看河东县具体是个什么样子,才好判断对她会有什么影响。
  二江答应一声,祝缨又问:“需要什么东西?”
  小江道:“不用旁的,我用旧度牒。”既然是打听情况那就用道士身份,一个京城游方的道士总比梧州的女官更能让河东人说话。
  二人第二天一早还参加了刺史府的晨会,扭头就变装离开了。因为小江的腿脚不好,她们还是赶了一辆骡车,江舟坐在车辕上,一面走一面说:“我又想起来跟娘子出京时候的事儿了,我那时还不会赶车……”
  小江笑笑,回思当年,恍如隔世。
  她说:“现在你连办案都会啦!”
  “嘿嘿。”
  两人第二天就到了河东县,找了个小客栈住了下来。客栈的掌柜看小江的度牒,十分的惊讶:“京城来的?这么远?”
  小江以一口有点变形的方言道:“是。师傅临终前叫我到她家乡来看看。怎地南府变成了新南府了?”
  见她也有一个故事,内掌柜乐得与个出家人多聊几句,小江编一个自己脚上残疾被父母扔了,被个道姑给拣去抚养长大的故事。后来道姑死了,人葬在了道冠里,但还是怀念家乡,于是让徒弟小江到河东县来看一看。
  “人,没有不想查一查自己的根的。”小江说。
  内掌柜道:“是哩!道长也是河东人吗?”
  “不是,”小江说,很自然地又转回了官话,“我是京城长大的。”
  两人一聊二聊,小江就知道了河东县自打不归祝缨管了,就一天比一天糟糕了下去。
  内掌柜道:“街上当差的还是那个人、看城门的还是那个卒子,换了个长官,他们的样子就变了。昨天还好声好气,今天就粗声粗气,唉,他们也不容易。”
  “咦?”
  “大人们拿他们撒气,他们有气,还能忍着?哎哟,听说,他们的俸也扣了。”
  就惨,祝缨在的时候,南府衙役有补贴,管下面的县里要的也少。新南府这儿,知府没有祝缨会经营,也比祝缨拿得多,下面自然要苦一些。钱少了、事多了、气受了……
  一层一层下来,到最下一层百姓身上,可想而知。
  小江与江舟在河南盘桓半月,又往新南府城去略转了一圈。很快就发现,新南府的甘蔗田比例仿佛比梧州要高不少。更是得知了另一件很常件的事情:梧州糖坊还雇人呢,新南府这儿,那个“官糖坊”,直接拉人服徭役,人工成本,零。
  江舟气道:“哪还有这样干的呢?”
  小江一把拖过她,两人上了车,赶出一段地方才说:“你道是京兆的时候王相公治下,还是梧州咱们大人治下?哪有一年只服二十天役的?”
  江舟忧愁道:“那他们岂不是能更低价……”
  小江冷笑道:“他们舍得卖低价吗?大人还等着咱们回话,走了。”
  …………
  祝缨没有等她们,她也有自己的事——年过完了,除了番学生们要回来了,朝廷也批下了梧州长史和司马的任命。
  正月末,旨意到了。
  一个就是苏鸣鸾的哥哥,另一个是山雀岳父的弟弟。这两个人的名字也是她给起的,苏鸣鸾的哥哥名为苏飞虎,山雀岳父的弟弟名为林淼。
  祝缨这次进山,正好顺手将二人的任命宣布,再将二人带回梧州城。尤其是苏飞虎,看看他和他的孩子,能不能为自己干点事。
  第254章 合理
  祝缨将旨意先收了,随同敕封而来的还有吏部等处的公文,她让刺史府将这公文也备了案。
  此外,还有蹭这个公文的另一处的户部公文,是让她留意一下宿麦的种子。窦尚书算得精细,告诉祝缨——别忘了,朝廷要推广宿麦,这件事是你建议的。免你几年麦税的条件是你要提供一部分的种子。快收麦子了,你种子得给我留着。别光顾着制糖了,一码归一码。
  祝缨将这份公文放到了匣子里,麦收还早,她先办眼下的事。
  她提笔写了一封奏疏,然后回头再看梧州。
  初定月末往山里去,进山之前她要先将山下事务做一下安排。有章别驾在的时候,她只要简单说一声就行,如今章别驾还要再过些时日才能回来,她就得自己细细吩咐。
  她先是去了一趟州学。
  州学去年新选了一批新学生,这一批学生里福禄县的学生表现不错,四十个学生里,除了保送生,福禄县最后考上了数人。比起南平县少,但是比起福禄县之前的表现,却是好了许多。相较之下,南平县对其他县的优势被缩小了一些。
  祝缨到了州学,被博士、助教迎了进去。历来官员没有说不管学校的,管成什么样子就因人而异了,祝缨愿意花大力气,他们迎奉祝刺史就更加上心。
  迎上来之后先说:“新生业已入住了,州学有今日,师生无不感念大人。”刺史府肯给钱呐!
  他们请祝缨到他们的值房坐下,自己去集合学生。
  祝缨道:“先不必忙那个,我来看一看就走,不要打扰他们上课——你们看着学生如何?”
  博士道:“都是良质美材!”
  祝缨一挑眉,道:“去年要挑选贡士上京里,你可不是这么讲的。”
  博士陪笑道:“此一时、彼一时,并非下官要欺瞒大人,学生确有些不同了。便是去年有些不足的学生,较之以前也是有些长进的,今年当会更有长进。去年又新考选了一些,较往年生源也强了不少。”
  他看了一眼助教,助教犹豫了一下,上前两步,小声说出了另一个刺史大人或许不知道的“业内判断”:“以往富家子更多些,他们未必是不用功,天资并不因贫富而有所不同。然而贫儿纵考上了,家里或也无力供养他读下去。如今大人又拨钱粮又予书籍,贫儿也能读下来了。今年必然比去年好,明年又会比今年好。只要能坚持下去,再出荆纲这样的人物也不稀奇了。”
  祝缨点了点头,这个跟她的判断也差不多,功夫下在什么地方,什么地方就能看出变化来。福禄县到了开始收获的时候,梧州晚两年也应该差不多。学校这是想要钱粮,那就接着给呗,只要能出成绩。
  祝缨道:“学生里凡有出色者,都要报给我。”
  “是。”
  祝缨又问了一下现在学校的课程之类,博士与助教也都说了:“仍是以经史为要。下官等纵想教旁的科目,自家学问有限,就怕耽误了学生。”
  祝缨道:“知道了。年在二十七岁以上的,你们接下来要郑重考查。有什么长项、有什么志向,品性如何,三月初一报给我。”
  “是。”
  博士低声道:“方志就快好了!不是下官等不用心,也不是学生们偷懒,实是大人的德政书之不尽。”
  修书是个耗时的活计。好在梧州新设,需要写的东西不太多,主要是将梧州的来历给写清、将梧州现有的山川地理之类写一写就行。其中羁縻县材料不全,也不用求全责备,这部分内容让番学的仇文和苏灯略写一写就成了。
  难处在于他们有一个不断搞事的刺史,官学还等着刺史再多拨一点钱粮、多荐几个学生,就得好好地拍一拍刺史的马屁。字斟句酌到了现在。
  祝缨道:“不能再拖啦!”
  “是是是。”博士连声答应。
  祝缨再次叮嘱:“二十七岁以上的学生,记住了。”
  “是。”博士答应着,将祝缨送出了州学。他心中有疑惑,对助教道:“我那里新得了一本好书。”
  助教会意:“那就要看一看了。”
  两人往博士的房里坐了,都不知道这个“二十七岁以上的学生”是个什么意思。
  博士道:“要说岁数,二十七岁往上是大了些,到了二十七岁若是还没读出什么名堂来,以后也未必就能上进了。三十岁就不能再留了,难道大人是想将这些进学无望的人借故黜了,留下钱粮来养些更有前途的年轻人?”
  助教道:“不太像大人会干的事。要有特长,难道是要他们转科?以往隐约听说过,咱们这位大人曾要人转科。”
  博士道:“哪有这样的事情?二十七岁再转,现学也来不及了呀!”
  两人皆不得其解。助教道:“大人既要咱们做,咱们就将人名报上,且看一看!”
  博士感慨道:“这些人呐,生得太早了,晚生几年就好了。”
  助教道:“那也看着好日子了。”
  “话不是这么讲的,要是没见着好的也就罢了。这见着了好的,又沾上了一点儿,但没全沾上,这心呐……”
  两人一边嘀咕一边干活,又要重新审视一下方志里的稿子。这个方志写得比较费劲的地方就在于,这边写个差不多了,祝缨在那边又搞事了,又要将新事给添上。他们写了糖坊,就又要添番学,仇文等人将番学篇交上,才发现番学里还有个“女学”。
  但愿大人不会再弄出什么要添加的事情来。
  …………
  祝缨眼下没想再搞新事,她回到刺史府,按部就班地又召了刺史府的官员来安排接下来的事。
  “都知道了吧?长史、司马的任命下来了,我要去宣谕各部,到山里转转,顺便将人带下来。他们的宅子都准备好了吗?”
  小吴马上说:“早经备下了,再洒扫一下就能住了。”
  祝缨道:“要再仔细检查。”
  “是。”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