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章

  前方五十米处就是高架匝道,左边通往温城南站进站口,右边通往温城市区,余林屹没有犹豫往右拐。“还来得及,带你去吃附近一家海鲜粉,味道还不错。”
  唐清悦不喜欢行程被打乱时的措手不及,因此每次坐高铁或赶飞机,她都会提前一小时到达出发点等待,以防错过班次。一点的高铁,十二点进站并不算早,她应该拒绝余林屹的午饭邀请。但唐清悦没有说话,看着车窗外的街景默认他的安排。
  这家海鲜粉藏在市区城中村的一条老街里,褪色的招牌上写着百年老字号的名头。店里的环境也确实复古,或者说陈旧。不像刚来那天在平湾镇小巷子里吃的鱼丸面馆,崭新干净。海鲜粉店的一楼只有两张桌子,大部分面积都被灶台占据,半人高的粉锅热气缭绕,整个店都弥漫着海味的鲜美。
  余林屹带着唐清悦往二楼走。楼梯是木制的,约半米宽,没法两人并排行,踩上去还会吱嘎吱嘎响。余林屹让唐清悦走在前面,自己在后面虚扶着她以防摔倒。
  二楼装修同样有些年头,只是少了后厨,显得更加敞亮,一共放了十张桌子,都是掉了漆的实木桌,三三两两坐着几位食客。
  唐清悦选了靠窗的位置坐下,余林屹不知从哪里拿来一包湿纸巾,仔细擦净桌面,然后用纸质菜单点了两碗粉和几份小吃,“尝尝他们家的招牌。”
  “行。”唐清悦答应,转而随口问他:“这家店很老了吧。”
  余林屹一边脱外套一边回答:“二十多年前,附近还有一所小学,我和初宁放学后经常来这边解决晚饭。”
  当年平湾镇的经济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,教育水平也跟不上,余父余母把子女送到市区上学,余林屹经常带着妹妹在学校附近觅食。如今大部分店都在城市发展和改造中消失,唯有这家海鲜粉一直营业到现在。余林屹来市区办事时,偶尔会来吃一碗。
  “你小学就交女朋友了?”唐清悦吃惊。
  余林屹也愣了一下,随即笑着说:“余初宁,我妹妹。如果再来温城,介绍你们认识。”
  唐清悦也笑,“那时候你们家的条件就这么好了?”她听陈识说过,他和哥哥都是在镇上念书,直到高中才考出平湾镇。来市区上学不仅需要借读费,更重要的是有某些关系,不是人人都能做到。
  余林屹没有隐瞒,“我爷爷那辈就开始做生意了。”
  “也是教玩具?”
  “开始是做皮鞋,我爸接手后慢慢转型做了教玩具。”
  唐清悦想这型转的可真够大,不过余林屹应该就是名副其实的富三代,而且打破了富不过三代这个民间传言,把从他爸手上接来的教玩具厂越做越大。
  余林屹似乎能看透唐清悦的想法,漫不经心地解释道:“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如果我生活在几十年前那个时代,应该没有我爷爷和我爸那个魄力。”说着他还鼓励唐清悦:“但我觉得你有,比我强。”
  要不是从他眼中看出一丝玩笑意味,唐清悦就把这句话当真了。她顺着余林屹的话说:“这么看好我,为什么不给我投资?”
  “术业有专攻,我对农业不了解,就不掺和了。”
  “那你是攻什么专业的?”想到他在英国念的本硕,唐清悦猜测:“经济管理?”
  上学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,余林屹很少跟人谈论起那段日子,今天却突然说得仔细:“金融经济学。但我念书时没怎么认真学习,净折腾些其他玩意了。”
  唐清悦好奇:“什么玩意?”
  余林屹没回答,问她:“你是申城人?”
  唐清悦祖籍不在申城,博士毕业后才得以在申城落户,但她从小在申城长大,没回过几次老家。这事说起来复杂,唐清悦懒得费口舌解释,只点了点头肯定余林屹的话。
  “申城过段时间有一场摄影展,有兴趣可以去看看。”
  “哪场?”申城是大都市,各种展览层出不穷,不说名字就是大海捞针。唐清悦结合之前的对话信息,接着问他:“你的摄影展?”
  余林屹只是笑着摇了摇头,说不是。
  海鲜粉正好端上来,时间也不早了,唐清悦没有刨根问底,拿了双筷子就赶紧吃,生怕错过高铁。粉的味道确实鲜美,但也没好吃到特地来打卡。她估计余林屹给这家店加了童年滤镜,才会觉得特别美味。
  吃点热乎的汤水容易出汗,再到室外凉风一吹,就让人忍不住哆嗦。唐清悦没预料到十月份竟然会突然降温,来温城前也没准备外套,只能忍忍。想着从停车场走到进站口还要五分钟,她在心里祈祷千万别感冒。
  余林屹停好车,提上行李后刚想走,看见唐清悦双手抱臂从副驾上跨下来,他皱了皱眉,重新绕到后备箱拿出一件黑色冲锋衣递给她:“之前爬山穿过一次,还没洗。不介意的话套着吧。”
  他的衣服都不便宜,唐清悦本来不想要。但空旷的停车场里一阵冷风吹的她差点灵魂出窍,她也就没客气,穿上后说:“那我进站后还给你。”
  不过时间太紧急,她和余林屹还在门口排队进站,高铁站里就已经响起她所乘坐列车的检票提醒。唐清悦心里着急,安检后直接朝身后的人挥挥手,大声说:“余林屹,谢谢你,再见!”潦草告别后,就头也不回地跑向检票口,完全忘了还衣服这回事。
  lt;a href=https:///tags_nan/wenxinwen.html title=温馨文 target=_blankgt;温馨文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