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8章

  事实上,皇后觉得她怎么都想不通,也是因为屁股决定了脑袋,她不愿意去想那个对她最不利的想法。
  既——弘历已经在开始考虑继承人了!
  在去年年底时候,大阿哥永璜大婚,看着意气风发的儿子,弘历是既高兴又有些那啥……无外乎就是突然觉得自己老了。
  其实去年才34岁的弘历还正值壮年了,但在那样的气氛下,他的心态突然变老了。
  而这一心态的变化,就让弘历对某些事情格外的敏感,比如——争夺皇位。
  当然现在除了永璜外,年级最大的永璋永璠才10岁,在上书房读书都没读几年,自然不可能这个时候就开始争夺皇位。
  而且弘历的心态也不是真的就因为看见永璜大婚就变了,而是在永璜大婚后,摆在弘历面前的潜规则——既皇子大婚后就不用继续去上书房读书,可以上朝议政,办理政务。
  别人不敢在弘历面前说这个,但议政王大臣却敢在弘历面前委婉的提出这事,因为他们背后靠着即便从太.宗起到先帝一代一代帝王都在消弱权利,但势力依然庞大的——议政王大臣会议。
  第161章 不安分了
  大清可以说是成也这玩意,败也这玩意。
  因为议政王大臣会议,让宗室皇家子弟手里有人有权有钱有兵,让宗室战斗力很强,能压制住八旗其他家族和汉人,不让其推翻爱新觉罗家,哪怕强如鳌拜当年他也就只敢假传圣旨不敢谋朝篡位。
  可也就是因为战斗力很强,被每一个坐上龙椅的皇帝忌惮,因为各种原因让其忍不住出手对付对方,宗室又不是傻子,自然会反抗,然后就形成了恶循环——宗室几乎参与大清每一次的皇储之争。
  包括弘历这一辈,他三哥弘时就是被宗室某人忽悠瘸了,以至于后面的弘历弘昼就算是被封王也没能搬出皇宫,就是先帝担心弘历和弘昼也被这些人忽悠瘸了。
  偏偏为了大清的统治,宗室那些有权势的王爷不能全部削完,不然根本没办法压制八旗和汉人,所以最多也就是换一个对自己忠心和自己觉得没威胁的。
  可问题是先帝觉得没威胁对自己忠心的宗室,不代表新帝觉得他们对自己忠心没威胁呀!
  就比如怡亲王府,先帝对怡亲王胤祥和其儿女比对自己的亲生骨肉都好,但在弘历眼里怡亲王府无论是出于私情,还是站在皇帝的角度上讲,都是眼中钉肉中刺。
  因为弘历继承了先帝的皇位,所以先帝下的明文圣旨,弘历是不能在明面上违背。如此一来怡亲王府就必须得世袭罔替,弘历最多也就是换人当怡亲王,却不能直接将怡亲王除爵。
  这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,因为这代表着怡亲王府在大清灭亡之前永不坠落,会吸引很多有点野心但不大或者是想要求平稳的人依附怡亲王府,然后形成一股庞大的足够威胁皇位的势力。
  尤其是大清截止到现在,只有怡亲王府这么一家有明文圣旨的世袭罔替爵位的王府,就更凸显怡亲王府的特殊。
  即便是可以对怡亲王府的挑拨离间,可人家也能兄弟一心和自己演戏。只要给足好处,这种事情未必不会发生。
  小时候被冷落的遭遇让弘历本来就比较看重权势,加之他之前可是亲眼看见三哥弘时的遭遇,所以对宗室那些有权势的王爷分外忌惮,他们一冒头在永璜大婚后提起这事来,弘历的dna瞬间就动了。
  至于说提起这事的人,不能说对方完全有什么坏心思,但也的确有自己的小心思在。
  如果未来永璜能继位,他们提前示好自然是大赚特赚。如果未来不是永璜继位,就凭永璜是大阿哥的身份一个和硕亲王的爵位是跑不了的,将其拉拢过来也能壮大自己这边的势力。
  当然还有那种最倒霉的情况,未来永璜被废或者是中途病逝了,那也只能自认倒霉,投资这种事情肯定多多少少都是有风险的。
  这已经是相对风险很小的了,毕竟这事算是大清皇子的潜规则,包括当年弘历都是如此,说出来就算弘历不愿意,也不能给处罚。
  在没有足够的利益面前,或者是危险面前,弘历是要脸的,干不出标新立异打破“祖宗家法”的事情来。
  其实原本弘历是准备过年的时候,安排永璜干活,因为过年的时候要到处去祭拜,以往不是他自己上就是让和亲王弘昼上,今年永璜大婚后就可以让永璜上了。
  这也算是从仁皇帝时期留下来潜规则了,一般皇子领差事,都是先领这些“礼仪祭拜”的事,从废太子胤礽到先帝,再到弘历弘昼这里,都是如此。
  不可能一开始就让你去领军,或者是统领一旗之类的,都是从小事一步步的做起。
  不过显然宗室某些人插了一脚后,弘历就有点想歪了,觉得某些人是想要“拱”着永璜去争权夺利。
  宗室又不安分了!
  可恶,可恨!
  弘历对大清江山社稷还是有责任感的,即便是未来他躺了也给继承人留下了一笔“巨款”,还在临死之前给继承人梳理好了各方势力,没像仁皇帝那样直接坑儿子——朕死后管他洪水滔天。
  在心态发生变化后,弘历就不免想到了世.祖皇帝不到三十岁就英年早逝造成大清江山社稷动荡的事,心里也隐约有了准备一个继承人,万一出了意外能瞬间有人选能顶上,以免被宗室左右的想法在。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